嘿店|在生活方式之上 Kapok on Sun Street











嘿名单 | 嘿店好物,一览无余













"Too bad you are leaving tonight, otherwise we shall go to my friend's house party together!"

她扫完条形码,把我的两本杂志放入Kapok绿色树枝图纹的购物袋,抬头看了我一眼,又嘟嘴做了个小表情。



×



他们说日街,星街,月街以及St. Francis Yard是香港最后一个小绿舟了,而这家Kapok on Sun Street就坐落在这一片绿树白墙里。 主理人Arnault Castel是一位来自法国南部的嬉皮士小哥,因为一部王家卫的「重庆森林」(歪果仁好像都很喜欢王家卫),大学刚毕业便搬来香港,开了一家贸易公司先后代理引进lomography, moleskin, working unit limited, 有一年在湾仔租了个过于宽敞的办公室,于是便把空间里面街的一半改装成了展示厅,放上了他喜欢的背包,杂志,衣服,逐渐无心插柳成了今日香港, 新加坡炙手可热的,一共12家生活方式集成店品牌 「Kapok」









Kapok这个名字,中文翻译来是「木棉花」。Arnault说南法乡村里的商店,和大城市不一样,虽然小,却不仅是卖东西,更是人们会面喝咖啡认识新朋友的地方,某种意义上就像木棉花树长得高又枝繁叶茂,很是漂亮的同时也为自然界里的小动物们都提供了栖息玩闹之处。



这个绿色奇妙世界里售卖的都是Arnault奔走彼邦亲手挑来的一切提高生活品质与审美的小玩意。



香薰并非Diptyque而是Mad et Len, 香氛舍了Atelier Cologne选择Acqua di Parma, Hay的假手上绕了一块Nixon,水桶包一瞧便是独特过Mansur Garvel的Building Block,而深藏不漏的咖啡角进口了台湾的蔡李陆精选的法意咖啡豆。





×



Kapok最吸引我的是阅读墙架子上并没有随便放两本亚洲最容易进到货的Kinfolk或是Cereal,我看到了很多个陌生名字,挑了一本Les others坐下开始翻,这是一刊英法双语有关旅行,摄影的杂志。



“Les others比Cereal要平易近人很多,如果你喜欢设计类的书,也可以试试Apartmento”

一个好听的声音敲开了我的左耳,美英并非广东话,一本Apartmento递到面前。我顺势抬头看到了Wing,  眉目清澈短卷发,和我一样涂着红唇穿白衬衫的女生,她比我高个5公分样子。可能意识到打扮的八分相似,我们相视一笑,她也拉了一把椅子坐下来。



“我叫Wing, 是这里的店长,你是香港人吗?”

“Tingting, 我是上海人,这周末来参加学长的婚礼,晚上就走了。Apartmento我有看过,总让我想到我不曾拥有的大房子和狗,话说你这还有什么杂志好玩?”

"Hmmm,这期的Kennedy我很喜欢,还因为Cheryl Dunn的访问去看了Everybody Street, 是个街拍摄影师纪实片,有点意思。你呢?最喜欢什么杂志”

“Afterglobe, 新加坡的一本旅行杂志,里面那些可爱的异国他乡小故事总让我发笑,不过第一期的Pilot比第二期的Seasons好看。”

...

“我下次来上海可以找你玩吗?我在上海只有一个朋友,但她最近生了孩子。”

“当然,我带你去老房子里喝酒!”

...

两周后,

“Tingting, I am in Shanghai!”







×



我总觉得「生活方式」这个概念可以很大很模糊,世界万物各有活法,美好的事物又弱水三千,到底哪一种才最适合自己。但又仔细想想,也许生活方式根本无关选择,而是共鸣,一种宇宙引力,以很长情的方式久久回响,  成为一个人气质波动的频率。



爬上木棉花树的小松鼠得以最大化得与空气,枝干,其他的小动物找到共存感,获得不曾熟悉的新的生命力。Kapok就是这颗木棉花树,你可以一件件去研究店里卖的东西,来自哪里,出自谁手,也不妨直接上二楼翻翻并非当期的老杂志,或是幸运如我,竟然结交到志趣相投的新朋友。



我想把这段经历写下来是希望可以发散如此共鸣,因为Kapok on Sun Street值得这样一个蝴蝶效应。 也许某人在香港过周末时会去小绿洲里找这家店,读了此文兴致盎然去看Cheryl Dunn的Everybody Street, 又说不定有人也想认识我呢







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

编辑 | Tingting

摄影 | ZZ

校对 | LL

更多详情请查看嘿店官网

www.heidianer.com